聯系人:曹女士
聯系電話:021-58081683
郵箱:shfdkj@163.com
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海洋一路313、333號研發輔助樓2-3F-3A-309
網址:http://www.792o.cn
新課標下智慧體育如何發力

日前,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將于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正式施行。新課標全面提升了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權重。面對新課標的機遇和挑戰,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體育組的老師們積極調整、主動適應,自覺投入新課標時代,第一時間對新課標進行了解讀學習。同時,在學校信息化建設 “東風”助力下,創新性地將智能穿戴技術、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等智能技術融入日常體育教研、教學中,在細化落實新課標相關要求過程中,初步摸索出了獨具特色的“一課多社兩結合”智慧體育應用模式。
一課:讓每一節體育課達到最佳運動效果
《新課標》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學生通過學習要形成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首先就是運動能力,也就是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包括運動認知,技術運用和體育比賽三個維度。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課堂上的運動技術、運動密度和運動強度能夠做到準確把握。
借助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學生僅需要在體育課中佩戴一個小小的智能臂帶,就可以準確采集每個學生心率變化、運動強度等數據,方便老師關注到每個孩子的體能并及時準確地獲取。同時,通過便攜式監測系統的智能化、可視化展示,老師也可以實時了解學生個人、班級整體的課堂運動情況,以便調整日常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運動強度,達到體育課“因材施教”的個性化、精準化教學目標,從而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切實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智慧體育對運動數據及時準確的采集也為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情況提供了技術支撐,家校共育可以更好開展。
作為學校獨有的特色運動,花樣跳繩一直吸引著眾多學生的參與,小學部的體育老師也因此成為了該項目的“領頭羊”,并帶領學校的花樣跳繩隊在全國各類的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操場上,在智慧體育的加成下,李鐵彪老師正帶著孩子們進行一節“智慧”花樣跳繩課程。借助智慧臂帶自動采集功能,李老師不僅可以在課上實時關注學生心率確保運動安全,還能夠根據心率曲線評估運動負荷是否達到預期,衡量課程內容設計是否合理,學生心肺耐力、肌肉力量、柔韌性等體能素質是否切實增強等,實現了新課標下智慧體育的精準數據分析與評價。
多社:多樣體育社團課程落實“教會、勤練、常賽”
《新課標》中還提出了一條重要理念,即“教會、勤練、常賽”,強調建構“學、練、賽”一體的課堂教學體系。要真正“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摒棄“無運動量、無戰術、無比賽”的“三無”體育課,解決“學生學了九年體育課,絕大多數學生未能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和“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問題。
對此,北師大生態城附屬學校在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每周體育課數量的同時,已經連續三年堅持在學校每天開展1+1運動模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一節體育課和一小時課外運動。為了給出學生更多的‘學、練、賽’機會,學校還充分利用每周一、周二的社團課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特色體育社團活動,集體促練、以賽帶練,采用游戲化、挑戰賽等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落實培養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并以此為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練、賽”環境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體育,能夠真正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兩結合:自主練習和家校共育結合,培養良好運動習慣
《新課標》在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中特別強調要發展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重視把體育鍛煉作為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此,學校在今年進行了操場的一系列智能化改造,跳繩、50米跑、仰臥起坐等項目全部安裝了具備AI視覺分析技術的自助測試設備。借助智慧操場,學生在課間、課后或社團活動期間可觸發測試任務,進行自主練習。練習中,設備不僅能夠自動采集學生運動完成情況及運動數據,還能對學生們的運動姿態、運動過程、運動成績等關鍵指標進行實時分析和反饋,大大增強了學生們運動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老師還可以通過數據清晰獲取學生的運動情況,從而實現對學生體質健康教育課中、課后一體化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在體育健康方面,家校共育常常會被忽略,而在北師大生態城附屬學校,以智慧體育小程序為平臺,學校在學校管理、家庭教育、家校練習等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
通過智慧體育小程序,在“停課不停學”期間,老師可以線上布置體育作業,并對學生們提交的作業進行點評和指導,及時了解學生居家體育運動情況。另外,小程序還打通了教師端和家長端,學生的體質健康報告、運動處方、課堂記錄等數據實時共享,為體育健康方面的家校共育搭建了有效溝通渠道,助力形成家校合力,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
健康第一,以體育人。新課標的修訂和發布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也對新時代的體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北師大生態城附屬學校的體育教師們始終堅持學習進步,緊密結合時代要求和體育與健康學科特點,樹立改革創新意識,積極變革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不斷提高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質量。在新課標下的智慧體育探索之路上,老師們正用自己的行動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作者: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 古燕琴)
- 上一篇:推進智慧體育公園建設 讓群眾共享智能化發展成果
- 下一篇:智慧實驗室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 返回列表
手機網站